对管理者而言该如何践行企业文化,进行“文化视角”的管理呢?有三个建议,供大家思考,以下enjoy:
作者:张培峰--同心动力咨询总监
来源:同心动力企业文化与管理(ID:topduty)
有一个问题很有意思:在一片人满为患的沙滩上,你如何让一个人在不违背自身意愿的情况下,脱光自己的衣服呢?
答案是:当沙滩上其他人都脱光衣服的时候,这个人也会脱光自己的衣服。
这个心理学上的原理,运用到企业文化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塑造文化氛围。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做法,因为它只消耗了很低的管理成本,却做了很高效的事情:管理者不用担心员工钻制度的漏洞,也不用派专人督促员工的日常工作,而员工却会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期望去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管理自己。
以上例子指出了企业文化对管理者的重要意义:帮助管理者提升管理绩效,具体表现为:
1.利于管理者形成直达问题本质的看问题视角
企业文化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思维视角。一个管理者可能会同时面临各种问题,诸如“部门业绩不理想”、“员工各干各的”、“人际关系紧张,相互不信任”、“工作压力大,员工情绪不稳定”等。这些问题让管理者忙于救火,疲于应付。
但如果管理者能从文化视角去思考,他会发现以上问题都直抵一个文化层面的根源:部门过度强调业绩文化,导致团队协作意识缺乏。
以上事例说明,企业文化对经营管理有很强的统领作用,这使得它能纲举目张地将复杂的问题归类,让管理者看到乱象背后的本质。
2.利于团队形成趋同的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首先带来的是价值理念的统一,如企业为什么存在、客户对企业意味着什么、企业对员工的态度是什么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企业文化的理念描述。
当更多的员工认同这些价值理念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方式会逐步趋同,比如会更加重视客户诉求、产生更多的创新行为、重视团队协作等。行为方式的趋同性,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不同人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分歧、摩擦,减少企业的内耗,极大提高管理者所在组织的工作效率。
3.利于推动组织的变革
企业内部的变化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外部环境也在快速地变化和发展。企业必须有效地对外部变化做出积极回应。实践证明,任何企业变革如果忽视了文化层面的变革,那成功的几率就会很小。因为由于员工的意识和习惯没有改变,即使企业的组织架构、流程发生变化,企业最终也会恢复原状,甚至会倒退。
我们需要客观看待企业文化。既不能把它当作“神话”,认为它无所不能,也不能把它当作“鬼话”,全盘否定。其实企业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它来源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那些支撑企业迈向成功的关键要素成为构成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的内核。
而“文化视角”的管理,只是要求管理者将抽象的文化理念转化为看得见的管理行为,并将这种个性化、有成效的行为固化为工作习惯,并让更多的人形成这种习惯。我们梳理企业文化,然后践行企业文化,就是一个让文化来源于管理,并最终回归于管理的价值再造的过程。
对管理者而言,我们如何践行企业文化,进行“文化视角”的管理呢?有三个建议,供大家思考:
1.让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这是管理者行动的起点,也是企业文化践行的起点。如果管理者自己不践行企业文化,甚至违背企业文化,那又怎能奢求员工能心悦诚服地认可文化呢?所以一个称职的管理者要亲身示范,用“文化视角”扫描和评价自己的管理行为。
管理者要扪心自问以下问题:“我的工作需要匹配什么样的文化意识?我的行为有哪些是与这些文化意识相悖的、有哪些是做得还不够好的?我需要改变的行为有哪些?我如何改变这些行为,并固化为工作习惯?”
2.在工作团队中强化那些值得强化的价值观
做到了第一点,管理者还需要花更多的精力、用更长的时间,将自己形成的良好习惯,扩散到团队中,影响到每一个团队成员,这就是文化氛围的营造。
这意味着管理者要经常在团队中强调鲜明的价值观念(如案例、故事等);意味着管理者要及时奖励那些按照价值观去做的员工;意味着管理者要立场鲜明地表达对违反价值观的行为的态度——或拒绝、或批评,但不要沉默和不作为;意味着管理者要关心下属的个人成长,尽力发挥员工所长,而不是要求员工弥补自身之短……
3.“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为重要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优先“做正确的事情”,因为这决定了工作价值的大小,决定了他对公司贡献的大小。
管理者的工作是价值型的,而不是可量化的;是创造性的,而不是常规性的。所以这时候对管理者而言,如何选择做更有价值的工作,比把当前工作做好要重要得多。
而对于“什么是有价值的工作”,管理者可以从企业文化的价值判断中去寻求答案。管理者应该将眼光放在组织目标和长远发展上,从而思索工作能带来什么价值。
“文化视角”的管理,说到底还是管理。只不过它鼓励管理者摆脱日常的琐碎性事务,摆脱狭隘的看问题的思维,学会转换视角和态度,从更宏观、更系统的层面再次审视自我、审视从事的工作,然后做出更有效、更有价值的管理行为,并最终提升管理的绩效。